深化新课程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04-03 13:50:02  浏览量:421

深化新课程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

——江区九年一贯制创新联盟校第二次活动

4月2日上午,深化新课程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吴江区九年一贯制创新联盟校第二次活动,在杨嘉墀实验学校举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雷浩教授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江山,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张菊荣,吴江区小数数学教研员凌建青老师,小学英语教研员凌云璇老师与各联盟校骨干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孙焱校长组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雷浩教授及联盟校骨干教师参观校园。杨嘉墀院士展览馆,了解杨院士早年求学经历及后期卓越贡献,感受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及满怀热忱的爱国精神少科院、特色实验室,翻阅校本科学教育课程,参观数字一体化,人工智能实验操作展台数字化智慧图书馆,体验科技赋能借阅书籍、交流研讨的便捷性专业性。

 

会上,区教研室江山主任组织各联盟校代表介绍本校概况及课程实施的情况。杨嘉墀实验学校校长从文化意向、办学理念及愿景、育人目标、课程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等五个方面汇报学校文化建设纲要杨嘉墀实验学校以吴江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杨嘉墀院士命名,在学习研究杨嘉墀院士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基础上,确定“拾级而上”为文化主张,“点亮繁星”为办学理念,坚持以杨嘉墀院士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引领,打造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

 

在课程实施方面,响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要求,适应新形势下高质量实施课堂需要,杨嘉墀实验学校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雷浩教授对我校课程实施方案进行指导并着重强调了毕业生形象设计毕业生形象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灵魂,应融入杨嘉墀院士精神底色,落实塑造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毕业生形象理清课程背后逻辑框架,使命目标引领课程建设,架构整体课程体系。

与会的各联盟校成员积极交流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学校办学特色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依托现有师资,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落地。雷浩所长认真听取各校汇报并一一给出指导性意见。区教研室江山主任充分肯定了各校的现有成果,并将各联盟校的校本化创新课程实践向雷浩所长介绍。江主任勉励各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杨嘉墀实验学校的样板基础上深入学习,打造自己学校的鲜明特色,共同为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做出合乎预期要求的、合乎华师大专家指导的贡献。            


       为加强各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高质量课堂,杨嘉墀实验校两位青年教师开了展示课。

图片1.png

吴允文老师执教三下《小数的意义》学历案研讨课以生活中常见的测量活动为切入点,回归小数发现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小数的必要性。吴老师用三个关键数学问题贯穿课堂,借助三个任务串联探究过程,助力学生学习经验结构化。

课后研讨中,孙焱校长课堂样态、程序设计与课后评价三方面入手,对学历案呈现的课堂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肯定了本次课堂实践对促进教师专业思考与激活学生思维情绪状态的双向积极作用。

吴江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凌建青老师指出,当前数学课堂的关注趋势应该从关注教师怎么教转移到学生怎么学;从关注内容转变为关注目标;由注重教师教得怎样转变为学生学得怎样。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方法出发,才能呈现出契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堂样态。本次的学历案研讨课无疑是一次积极尝试。

   


 

廖中怡老师执教一年级英语《Unit5 What's this? (Story time)》,知识教学有层次,情境带动课堂,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

吴江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凌云璇老师点评,廖老师这节课环环相扣,从词到句再到篇章,层层递进,每个部分都饱满的呈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回忆和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学习昆虫,联系到自然科学,做到了学科融合。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雷浩教授为学历案的规范化设计与实践化提升提出了切实意见,为与会成员提供了教学理论上的深刻指导本次活动将进一步助力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

 



校址: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冬梅街1号 邮编:215200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江区杨嘉墀实验学校 苏ICP备2022047387号


2024-10-17 15:04:32